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課程綱要

《希伯來書》 - 堅守主道,忍耐到底

第七十課 - 祝福和問安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經文:來十三:20 - 25

主旨:

結束信息之前,“牧者”在祝福里給在患難逼迫,手已下垂,腳又發酸,快要倒下的會眾,打了一針強心劑。他說:

一、上帝是賜平安的上帝。

二、上帝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里復活的上帝﹔強調耶穌的“大祭司”、“大牧人”和“主”的職分和稱謂。

他祈愿上帝“在各樣善事上成全會眾,叫他們遵行他的旨意﹔又借著耶穌基督在他們心里行他所喜悅的事。”

horizontal rule

1。來十三:20 - 21  “20但愿賜平安的上帝,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里復活的上帝,21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借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里行他所喜悅的事。愿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新譯本》:20愿賜平安的上帝,就是那憑著永約的血,把群羊的大牧人我們的主耶穌,從死人中領出來的那一位,21在一切善事上成全你們,好使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藉著耶穌基督在我們里面,行他所喜悅的事。愿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KJV:20 Now the God of peace, that brought again from the dead our Lord Jesus, that great shepherd of the sheep, through the blood of the everlasting covenant, 21 Make you perfect in every good work to do his will, working in you that which is wellpleasing in his sight, through Jesus Christ; to whom be glory for ever and ever. Amen.


原文:



不用我說,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牧者”給會眾的祝禱/祝福。在新約的書信里,我們都在信尾看到寫信者給收信者的祝禱/祝福,如:

羅十五:13,33,十六:20  但愿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借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愿賜平安的上帝常和你們眾人同在。阿們!。。。賜平安的上帝,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愿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和你們同在!

林前十六:23,24  愿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眾人同在!我在基督耶穌里的愛與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林后十三:14  愿主耶穌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加六:18  弟兄們,愿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們心里。阿們。

弗六:23,24  愿平安妳仁愛妳信心,從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歸與弟兄們。并愿所有誠心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人,都蒙恩惠。

腓四:23  愿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們心里。

西四:18  愿恩惠常與你們同在。

帖前五:23,28  愿賜平安的上帝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愿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愿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同在。

帖后二:16-17,三:16,18  但愿我們主耶穌基督和那愛我們、開恩將永遠的安慰并美好的盼望賜給我們的父上帝,安慰你們的心,并且在一切善行善言上堅固你們。。。愿賜平安的主隨時隨事親自給你們平安。愿主常與你們眾人同在!。。愿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提前六:21  愿恩惠常與你們同在。

提后四:22  愿主與你的靈同在。愿恩惠常與你們同在。

多三:15  愿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門25  愿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的心里。阿們。

彼前五:10,11,14  那賜諸般恩典的上帝曾在基督里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后,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愿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愿平安歸與你們凡在基督里的人。

彼后三:愿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

猶24,25  那能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歡歡喜喜站在他榮耀之前的我們的救主獨一的上帝,愿榮耀、威嚴、能力、權柄,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他,從萬古以前,并現今,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啟二十二:21  愿主耶穌的恩惠常與眾聖徒同在。阿門!

基督教的這種祝福是延續希伯來人的祝福習俗,如以撒給雅各的祝福,在創二十七:27-29 “。。。他父親一聞他衣服上的香氣,就給他祝福說:‘我兒的香氣如同耶和華賜福之田地的香氣一樣。愿上帝賜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并許多五谷新酒。愿多民事奉你,多國跪拜你﹔愿你作你弟兄的主,你母親的兒子向你跪拜。凡咒詛你的,愿他受咒詛﹔為你祝福的,愿他蒙福。’”亞倫給眾民的祝福,民六:22-27 “。。你告訴亞倫和他兒子說:‘你們要這樣為以色列人祝福說:愿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愿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愿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他們要如此奉我的名為以色列人祝福,我也要賜福給他們。”主耶穌給門徒的祝福,路二十四:50-51 “耶穌領他們到伯大尼的對面,就舉手給他們祝福。正祝福的時候,他就離開他們,被帶到天上去了。”在今天的崇拜聚會,祝福常被視為禮拜結束時的遣散儀式,但其實是上帝恩惠的宣 告,由他的仆人根據聖經的權柄,祝福每一位忠心的信徒。每一位基督徒通過此行動,相信聖父的恩惠、聖子的愛、聖靈的契通,永與他們同在 (參:《証主聖經百科全書》)

在以上列出的祝福里,最常用的是簡單的一句話:“愿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們心里。”或“愿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什么是“恩惠”(英文 Grace,原文 charis)?在新約時代,當時通行的問安語本來是 chairein,也就是“您好嗎?”基督教把這個字“基督化”,在祝福的時候祈愿教會的信徒從上帝那里得到恩惠,也就是一切的好處。這是上帝向不配的人白白的賜予,是一切基督徒存在的基礎。恩惠像一個導管,連帶把從上帝來的許多福傾倒在人的身上。所以在使徒們的祝福語上,他們加上了“平安”、“仁愛”、“信心”。。特別是“平安”(英文 Peace,原文 eirene),如弗一:2 “愿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平安與希伯來文的 shalom(wholeness) 同義,是上帝救贖行動的結果,是人被接納的福境。所以,恩惠是源頭,平安是結果,兩樣都只有上帝才能供給。對那個世代的信徒,飽受患難和逼迫,能有一刻身、心、靈的平安簡直是千金難求。人的平安分為三種,人與自己之間的平安﹔人與人之間的平安和人與上帝之間的平安。三種之中,以人與上帝之間的平安最重要,是最先要解決。人與上帝之間沒有平安是因為人犯罪的緣故,罪把人與上帝隔絕,正如弗二:1-18 和羅五:1-11 說的:

弗二:1-18

1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
2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
3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欲,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
4然而上帝既有丰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
5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
6他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
7要將他極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穌里向我們所施的恩慈,顯明給后來的世代看。
8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
9也不是出于行為,免得有人自夸。
10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里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11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
12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上帝。
13你們從前遠離上帝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里,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
14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
15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借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16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借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上帝和好了,
17并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
18因為我們兩下借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

羅五:1-11

1我們既因信稱義,就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
2我們又借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并且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
3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4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5盼望不至于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里。
6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
7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
8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9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借著他免去上帝的忿怒。
10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借著上帝兒子的死得與上帝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11不但如此,我們既借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和好,也就借著他以上帝為樂。

我們從前遠離上帝的人,是借著耶穌基督的死在十字架上,靠著他的血,得與上帝和好,平息了他的怒氣,借著主耶穌以上帝為樂。這樣我們與上帝之間才有平安。有了這個平安作為基礎,我們與別人之間的關系,我們與自己之間的關系才會和好。所以,聖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平安是上帝所賜的,他是賜平安的上帝,如:

羅十五:33  愿賜平安的上帝常和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羅十六:20  賜平安的上帝,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愿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和你們同在!

腓四:9  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上帝就必與你們同在。

帖前五:23  愿賜平安的上帝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愿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

帖后三:16  愿賜平安的主隨時隨事親自給你們平安。愿主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來十三:20  但愿賜平安的上帝,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里復活的上帝。。


腓四:6-7 “應當一無挂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  “挂慮/憂慮”和“平安”是水火不能相容的。主耶穌告訴我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么,喝什么﹔為身體憂慮穿什么。。。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 六:25,34)他還說:“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2-33)彼前五:7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他顧念你們。”

《靈命日糧》2014年7月8日有以下這個分享:(作者:Poh Fang Chia)

風雨飄搖


數年前的金融風暴使許多人失去了工作。很不幸,我的姐夫也成了失業人口之一。當時我的姐姐在信中分享了他們的景況,雖然身處于風雨飄搖的環境,許多事情都變幻不定,但他們心中卻有平安,因為知道上帝會看顧他們。


的確,信靠耶穌的人可以在變幻無常的環境中享有平安,因為我們能確信天父疼愛痘的兒女,并且關心我們的需要(太六:25-34)。我們可以帶著感恩的心將一切需要帶到他跟前,相信他會供應且賜下平安(腓四:6-7)。


使徒保羅寫道:“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7節)。其中所說“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意味這是一種我們無法解釋的平安,但我們卻可以在他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時,經歷這種平安。


我們的平安源于相信上帝的愛,以及他是掌管萬事的主。唯有他能賜下安慰,安撫我們的緊張不安,讓我們的心思意念充滿盼望,甚至幫助我們在風雨飄搖,動蕩不安的困境中,仍能平靜安穩,得享平安。

天父,你全知全能,并滿有慈愛。

求你幫助我,在一切的不確定中,

因為知道你是誰而能夠安息。

謝謝你賜下平安保守我的心。我愿信靠你。

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完)

另一個《靈命日糧》已故的作者,Richard W De Haan(President of RBC Ministries,1923-2002)也曾分享(ODB compiled and edited by Tern Gibbs, 2005,published by the J Countryman Division of the Thomas Nelson Book Group, Nashville, Tennessee)說他在某處讀過一個寡婦克服憂慮的秘訣。雖然她已經守寡多年,卻一手養育了不只親生的六個孩子,還收養了另十二個。有記者問她在百忙之中,怎樣保持如此冷靜和泰然自若,她說:“噢,這是合伙關系。”記者追問:“什么合伙關系?”她答:“很久以前,有一天,我對主說:‘我做工,你去憂慮。’自此,我就不再有憂慮了。”這是何等奇妙的合伙關系!如果有神的參與,我們日常的工作和職責將不再成為我們的重擔。當我們把“憂慮”卸給神,我們就可從恐懼和焦慮里得釋放。當我們讓神成為合作的伙伴,我們薄弱的力量將獲得神大力地支持。當我們愿意遵照他的話行,我們就可以告訴他自己的需要,且信靠他的幫助。我們就讓神去憂慮吧。

主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象世人所賜的﹔你們心里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四:27,十六:33)這種像使徒們在世上遭受逼迫苦難時,仍然心里有平安,就是“牧者”在祝福里祈愿同樣遭受逼迫患難的會眾,可以從“賜平安的上帝”所得到的平安。


但愿賜平安的上帝,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里復活的上帝。。”  --  對在苦難中的會眾,“牧者”在祝福語里不滿足于說上帝是賜平安給他們的上帝,他還加上:“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里復活的上帝。”這是什么意思呢? 這短短的一句話包括了几個有關主耶穌的重要的字詞 -- “永約”、“血”、“群羊的大牧人”、“死里復活”。理由何在?我要這里一一地解釋。

上帝不是白白賜平安給人,像外教的人向他們的神祈求平安。我在上文已經說過,平安與希伯來文的 shalom(wholeness)同義,是上帝救贖行動的結果,是人被接納的福境。所以,恩惠是源頭,平安是結果,這個先后的次序非常重要。這位上帝所以是賜平安的上帝,因為他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里復活的上帝。”天父上帝在永恆里所預備的救贖計划,是作在聖子耶穌基督的身上,由聖子成全救恩。怎樣作在聖子身上呢?透過媒介“永約之血”。

一、“永約之血”(the blood of the everlasting covenant),原文有三個字 ,從左到右,順序是 “血”、“約”和“永遠”。“牧者”在這篇信息的神學議題部分 -- “耶穌基督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已經詳細地解釋這三個字。他以對比的方式 -- “永遠”和“暫時”對比,“舊約”和“新約”對比,“牛羊之血”和“耶穌的血”對比,強調耶穌基督的大祭司的職分是怎樣的更超卓。

第二十八課,“牧者”說耶穌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為祭司是比照著亞倫等次而立的祭司更超卓! 其中一個原因是,耶穌基督是永遠長存的(來七:23 - 25)。

第二十九課,“牧者”說天上的是真帳幕,地上的不過是影兒﹔耶穌在天上真帳幕里所得的職任比亞倫在地上帳幕的職任更美,更尊貴,所以他能在神與人之間的關系上作一個更好的中間人,是“更美之約的中保﹔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來八:3 - 6)

第三十課,所謂“更美之約”,指的在新約中,我們有一位永遠常存,他祭司的職任是長久不更換,他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上帝的右邊坐下(來十:12)﹔借著他的血,給信主的人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來十:19-20),來到施恩座前,“為的是要領受憐憫,得到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在舊約的所有聖約里,我們是看不到這樣的一位中保,一位與我們休戚與共,能體恤我們的軟弱,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在上帝面前,替我們祈求,拯救我們到底的大祭司和中保。 在舊約的所有聖約中,亞當、挪亞、亞伯拉罕、摩西、大衛。。都不能作為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保,即使能夠,這些“中保”也不過是暫時的,最重要的還是,他們自己軟弱,“自身難保”,怎么能成為別人的中保,作別人的代求者?

第三十一課(來九:1-10), “牧者”從外到內,說明舊約會幕里的物件,禮拜和條例﹔他說這些是要作“。。現今的一個表樣。”“表樣”的原文是,即福音書里的比喻,“牧者”一方面以地上摩西的會幕說明現今新約天上的會幕,另一方面則是比較兩者,從相同之處點出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什么?

不管地上摩西的帳幕(說的更准確一點,也包括所羅門的聖殿),還是天上更大更全備的帳幕,都有獻祭物和流血。

不同的是什么?

摩西的會幕里,敬拜的條例(連那飲食和諸般洗濯的規矩)都不過是屬肉體的條例,不能使敬拜的人在良心上得到完全﹔進入至聖所到上帝面前有諸多限制,如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并且帶著血為自己和百姓的過錯獻上。

現今新約天上的會幕則不同,耶穌已經一次獻上自己作為贖罪祭,他的血洗淨了我們的良心,除去一切的死行,現在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

耶穌基督到來的時候,地上摩西的會幕(還有所羅門的聖殿,希律的聖殿)以及它所代表的一切,都要被新約天上更大更全備的帳幕所取代。

第三十二課(來九:11-28),根據來九:22 節的大原則 -- “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牧者”說,現在基督已經來了,作了已經實現的美好事物的大祭司。什么是“已經實現的美好事物”呢?

一、會幕的更美好:天上有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屬乎這世界的﹔這屬靈的殿就是耶穌的身體(約二:19-22)。耶穌怎樣經過這個屬靈的殿?道成肉身的基督在地上行完上帝的旨意,背負世人的罪,釘在十字架,舍身流血,受死、埋葬、復活、升天,這表示人所拆毀的他身體的殿,三日內又建立起來了,整個過程也代表著耶穌經過那殿,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滿足了上帝公義的要求,就在上帝的右邊坐下。

二、所獻之血的更美好:與地上摩西帳幕里的祭司/大祭司用山羊和牛犢的血和母牛犢的灰所能成就的相比,耶穌所獻之血就更美好了,它所成就的有二:

A。“血”能洗淨我們的心,除去我們的死行,使我們事奉永生的上帝﹔

B。“血”與“約”息息相關,這血是上帝與我們立約的憑據﹔作為新約的中保,耶穌保証了我們可以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

第三十三課(來九:11-28),“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來九:22)基督來了,以他的血作了已經實現的美好事物的大祭司(上一課)﹔“如今”他在天堂,為我們顯在上帝面前”(來九:24),除掉了罪。“凡靠著他進到上帝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他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七:25)所以,不管當時的猶太裔基督徒,還是歷世歷代的基督徒,都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主耶穌基督面前,向他傾心吐意﹔他聽,他安慰,他是我們隨時的幫助。“將來”他還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并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和獎賞他們。

第三十四課(來十:1-10),來十:1 可以作為“牧者”傳講過去三章(第七至九章) -- “基督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為永遠的祭司”的結語。“牧者”以預表釋經法詮釋摩西五經(特別是《出埃及記》和《利未記》),說基督是本體,律法只是本體的影子,不是本體的真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祭司雖然在會幕/聖殿常獻一樣的祭物,卻不能“叫那近前來的人得以完全”,所以基督才需要有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為永遠祭司的職分﹔這樣律法所不能成就的,現在基督作成了!

第三十五課(來十:1-18),“牧者”在第十章總結了過去三章(第七至九章)有關耶穌基督的大祭司職分,他說:

來十:1-10 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來到世上,把自己獻上為祭,不是自己一廂情愿的作法,乃是上帝早已安排的計划,記載在大衛的詩篇,四十:6-8。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

來十:11-18 按律法的要求獻上的祭物所不能成就的,現在耶穌基督獻上自己,滿足的上帝公義的要求,就使那些成聖的人永遠得到完全,不用再為罪獻祭了!這也不是“牧者”一廂情愿的說法,乃是有根有據,記載在耶三十一:33-34

“永約之血”強調了耶穌基督的大祭司的職分。對在逼迫患難,四面楚歌中的會眾,“牧者”的一聲聲勸勉言猶在耳,“因我們的大祭司并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5-16)“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后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所以,你們要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也要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腳,反得痊愈。”(來十二:11-13)這樣的祝福好比一針強心劑,叫他們起死回生,繼續奔跑擺在他們前頭的路程。


二、“群羊的大牧人”(great shepherd of the sheep),原文是 。全本聖經里唯有此處如此稱呼耶穌基督的。我們對耶穌自稱是好牧人的教導一點也不陌生:(約十:1-18)

1“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
2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
3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
4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
5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
6耶穌將這比喻告訴他們,但他們不明白所說的是什么意思。
7所以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
8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
9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
10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注: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11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舍命。
12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
13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顧念羊。
14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15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并且我為羊舍命。
16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里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并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
17我父愛我,因我將命舍去,好再取回來。
18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權柄舍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

耶穌這樣的自稱對新約時代或舊約時代的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一般聖經學者認為這是根據賽六十三:11 “那時,他們(注:原文作"他")想起古時的日子、摩西和他百姓說,將百姓和牧養他全群的人從海里領上來的在哪里呢?將他的聖靈降在他們中間的在哪里呢?”或詩七十七:20 “你曾借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你的百姓,好象羊群一般。”這兩處經文的“牧人”指的是摩西和亞倫,他們引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從海里把他們領上來。現在《希伯來書》的“牧者”是說耶穌是“群羊的大牧人”,他(耶穌)從死里把信他的人領上來。

根據《証主聖經百科全書》,牧羊人的職責是照顧羊群、尋找青草和水源、保護羊群免受野獸侵害(摩三:12),尋回那些迷了路的羊(結三十四:8﹔太十九:12)。他們每天牧放羊群,在前領路,并在日落前帶領羊群返回羊圈(約十:2-4)。有時候,牧羊人會帶領羊群走到離家很遠的地方,晚上就讓羊群躲進山洞或進入一個臨時以大卵石筑成的羊圈,他自己則橫臥在羊圈的入口。牧羊人需為 每一只羊向羊的主人交代,若有遺失,他要作出賠償(創三十一:39﹔出二十二:10-13)。牧羊人不斷地照料羊群(結三十四:4、5﹔太九:36,二十六:31)。與羊群享有一種親密的關系(撒下十二:3﹔約十:3、4)。所以,耶穌自稱是好牧人,我們是羊群,這種表象包含了重要的意義:好牧人為羊舍命(太十八:10-14﹔可六:34﹔約十:11﹔來十三:20)。牧羊人與羊群的比擬,在詩篇二十三篇、以西結書三十四章和約翰福音第十章丰富地表達了出來。上帝是以色列的牧人(創四十九:24﹔詩二十三:1,八十:1﹔賽四十:11)。不忠心的牧人背棄了以色列的時候,上帝便加以干預,并委派他的仆人大衛作忠心的牧人,照管他們(結三十四:11-16、23、24)。

《希伯來書》的“牧者”在祝福詞里不只說耶穌是牧人,他還加上“大”牧人,強調他是所有好牧人之首。好牧人是那些“牧者”之前告訴會眾“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警醒,好象那將來交賬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至憂愁﹔若憂愁就與你們無益了。”(來十三:7,17)現在耶穌基督是“大牧人”,他們更加要依從、要順服他。

對《希伯來書》的會眾來說, 他們也許覺得自己就像耶穌說的,“。。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九:36)“牧者”的祝福等于說,耶穌來了,他看見流離失所,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境地的會眾,就憐憫他們。他們無須懼怕,只要聽他的聲音,緊緊跟隨大牧人耶穌,堅守主道,忍耐到底,行完了上帝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更美長存的基業。(來十:36)


三、“我主耶穌從死里復活”(brought again from the dead our Lord Jesus),原文是 。我們已經看到祝福語中,耶穌“大祭司”的職分和“大牧人”的稱謂,對會眾有何等重大的意義。現在“牧者”說耶穌是“從死里復活”的“主”,又有什么重大的意義?《腓立比書》二章 6-11節說:

6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
7反倒虛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
8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9所以上帝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
10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
11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上帝。

死里復活的耶穌被尊稱為“主”,是“萬主之主”。《使徒行傳》記載門徒傳講耶穌從死里復活,見証“上帝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要作審判活人、死人的主。。上帝且用右手將他高舉(注:或作"他就是上帝高舉在自己的右邊"),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徒二:36,五:31,十:42)上帝使耶穌從死里復活是印証他是“主”,是“基督”,是“王”。在三者之中,“牧者”只提說“主耶穌”。目的是什么呢?(注:《使徒行傳》常用“主耶穌”的尊稱﹔書信里用“主耶穌”的尊稱比較少,如林前五:5,十一:23,林后四﹔14,弗一:15,帖后一:7,門5。一般上多用“主耶穌基督”)這里強調的是耶穌是“主”,會眾和我們都是仆人。正如彼前三:22 說:“耶穌已經進入天堂,在上帝的右邊,眾天使和有權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從了他。”連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都服從主,更何況會眾和我們呢?主耶穌曾對門徒說:“你們誰有仆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里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吃飯’呢?豈不對他說,‘你給我預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嗎?仆人照所吩咐的去做,主人還謝謝他嗎?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仆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十七:7-10)他把主仆的關系說的清清楚楚。對當時的猶太裔基督徒來說,他們怎么可以因為受患難逼迫,就輕易地想離棄為他們死在十字架上的“主”,棄絕真道,回到猶太教呢?


但愿賜平安的上帝,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里復活的上帝。。” --  經過以上的分析,可見“牧者”為苦難中的會眾,向這一位上帝祈福是多么用心良苦。
 

。。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借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里行他所喜悅的事。” --  這是祝福的內容,包括了兩件事:

一、“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他的旨意。。”(《新譯本》:在一切善事上成全你們,好使你們遵行他的旨意﹔KJV:Make you perfect in every good work to do his will﹔F F Bruce translation: fit you to do his will in everything that is good)

信耶穌不是上天堂那么簡單。信耶穌的人也是行善的人。但信耶穌和行善有先后的次序:“信”在先,“行”在后。在“信”之前當然也可“行善”,但在上帝的眼中,這樣的“行善”不是“善”。何以見得?因為上帝說:“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三:12)這不是說在信耶穌之前,不可行善,絕對不是!也不是說周濟孤兒、寡婦、窮人,救災捐款等事。。不是行善,絕對不是!這是從救贖的角度來看。在審判的日子,當人來到上帝面前,不能把這些善事作為義行,放在天平的一邊,以為這樣可以把自己提升到天堂。聖經說的是,信主的人一定要行善,因為這是上帝的旨意,是上帝所喜悅(來十三:16),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提后二:21,三:17),是為基督做的。

我把一些有關行善的經文列在這里供大家參考:
 

太十二:12  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

太十九:16-17  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注:有古卷作"良善的夫子"),我該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么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注:有古卷作"你為什么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

徒十:38  上帝怎樣以聖靈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穌,這都是你們知道的。他周流四方,行善事,醫好凡被魔鬼壓制的人,因為上帝與他同在。

羅二:7  凡恆心行善,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的,就以永生報應他們﹔

羅三:12  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林后九:8  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加四:18  在善事上常用熱心待人,原是好的,卻不單我與你們同在的時候才這樣。

加六:9-10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

弗二:10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里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弗六:8  因為曉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論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

西一:10  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地多知道上帝﹔

帖后三:13  弟兄們,你們行善不可喪志。

提前五:10  又有行善的名聲,就如養育兒女,接待遠人,洗聖徒的腳,救濟遭難的人,竭力行各樣善事。

提前六:18  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樂意供給人(注:"供給"或作"體貼")。。

提后二:21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后三:17  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多三:1,8,14  你要提醒眾人,叫他們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這話是可信的。我也愿你把這些事切切實實地講明,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做正經事業(注:或作"留心行善")。這都是美事,并且與人有益。。。并且我們的人要學習正經事業(注:或作"要學習行善"),預備所需用的,免得不結果子。

門6  愿你與人所同有的信心顯出功效,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做的。

來十:24  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來十三:16  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上帝所喜悅的。

雅四:17  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

彼前三:11,13  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你們若是熱心行善,有誰害你們呢孤

約三11  親愛的兄弟啊,不要效法惡,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屬乎上帝,行惡的未曾見過上帝。

“在各樣善事成全你們。。”  --  “成全”的原文是 ,英文是 make complete。這是“牧者”給會眾的祝福,祈愿上帝幫助他們在各樣善事上,都按著上帝的旨意做得完全,榮耀上帝。這里的用法跟彼前五:10 的祝福一樣,“那賜諸般恩典的上帝曾在基督里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后,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


二、“借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里行他所喜悅的事。。”(《新譯本》:藉著耶穌基督在我們里面,行他所喜悅的事﹔KJV:working in you that which is wellpleasing in his sight, through Jesus Christ﹔F F Bruce translation:as he brings to pass in us whatever gives him pleasure, through Jesus Christ)

除了應該做的“善事”,“牧者”也祝福他們行出其它主耶穌所喜悅的一切事。對基督徒來說,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所做的事,搶奪了上帝的榮耀。“牧者”說,我們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借著耶穌基督”在我們心里行出來的。保羅在腓二:13 也是這樣說:“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里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使徒彼得和約翰行神跡醫治生來瘸腿的人后說:“我們因信他的名,他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正是他所賜的信心,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徒三:16)

什么是“他(主)所喜悅的事”?對耶穌來說,這不是問題,因為他說:“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他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里,因為我常做他所喜悅的事。”(約八:29)但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大難題,所以聖經說:“總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弗五:10)我們禱告是否得著,問題也在這里,“并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他得著,因為我們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悅的事。”(約壹三:22) 主喜悅的事肯定也是合乎他旨意的事。新約告訴我們一些主喜悅的事,如:

西三:20  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

羅十二:1-2  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羅十四:18  在這几樣上服事基督的,就為上帝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

來十二:28  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上帝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上帝。

來十一: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提后二﹔15  你當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帖前四:1  弟兄們,我還有話說:我們靠著主耶穌求你們、勸你們,你們既然受了我們的教訓,知道該怎樣行,可以討上帝的喜悅,就要照你們現在所行的,更加勉勵。

西一:10  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地多知道上帝﹔

林后五:9  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

林前七:32  我愿你們無所挂慮。沒有娶妻的,是為主的事挂慮,想怎樣叫主喜悅﹔


還有什么是合乎主的旨意,是主喜悅的事呢?我留給大家來回答。


愿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  原文是 ,在耶穌基督()之前。有學者認為這里的榮耀是歸給耶穌基督(如提后四:18,彼后三:18),但也有學者認為榮耀是歸給第二十節開頭的上帝,因為上帝()是句子的主詞,而且十五節已經清楚說明,我們是“。。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贊為祭獻給上帝,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咀唇的果子。”我也認同 後者這樣的說法。書信里的榮耀頌(Doxology)都加上“直到永永遠遠”,如腓四:20,提前一:17,提后四:18,彼前四:11,所以后來的“榮耀頌”也有此短語。


2。來十三:22 - 25  “22弟兄們,我略略寫信給你們,望你們聽我勸勉的話。23你們該知道,我們的兄弟提摩太已經釋放了。他若快來,我必同他去見你們。24請你們問引導你們的諸位和眾聖徒安。從意大利來的人也問你們安。25愿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新譯本》:22弟兄們,我勸你們耐心接受我這勸勉的話,因為我只是簡略地寫給你們。23你們要知道,我們的弟兄提摩太已經釋放了﹔如果他來得早,我就跟他一起去看你們。24請問候所有領導你們的人和所有聖徒。從意大利來的人也問候你們。25愿恩惠與你們眾人同在。

KJV:22 And I beseech you, brethren, suffer the word of exhortation: for I have written a letter unto you in few words. 23 Know ye that our brother Timothy is set at liberty; with whom, if he come shortly, I will see you. 24 Salute all them that have the rule over you, and all the saints. They of Italy salute you. 25 Grace be with you all. Amen.


如果這是講台的信息,“牧者”當然不會這樣說。但也有可能,他把這篇講台信息的“文字記錄”傳送至別的地方,加插了這段問安的句子。

“弟兄們,我略略寫信給你們,望你們聽我勸勉的話。”  --  這封書信/這篇信息是“牧者”給收信人/會眾“勸勉的話”。《和合本》的翻譯“望你們聽。。”表達的很婉轉。《新譯本》作“耐心接受”比較接近原文的意思。英文作 suffer 或 put up。文法是現在命令式(imperative),應當聽,要耐心領受。

“你們該知道,我們的兄弟提摩太已經釋放了。他若快來,我必同他去見你們。”  --  這位“提摩太”是保羅的助手提摩太嗎?如果是,提摩太什么時候被關在監牢,什么時候釋放?聖經學者有不同的解釋。我在這里就不作任何猜測,反正對我們詮釋這篇信息沒有什么幫助。

“請你們問引導你們的諸位和眾聖徒安。從意大利來的人也問你們安。” --  英文是 Salute all them that have the rule over you, and all the saints. 按聖經學者 F F Bruce 的翻譯是 Greet all your guides, and all (God's)holy people。“引導你們的”是來十三:7,17 說的人(“從前引導你們、傳上帝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警醒,好象那將來交賬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至憂愁﹔若憂愁就與你們無益了。”)“眾聖徒”指的可能是其他教會的人。“從意大利來的人也問你們安” --  RSV 作“Those who come from Italy send you greetings.” 表示“牧者”是在意大利以外,代表來自意大利的朋友向在意大利的會眾問安。原文的意思不很清楚,所以 NEB 的翻譯是  Greetings to you from our Italian friends!這是模棱兩可的翻譯!


“愿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  這是另一個祝福,保羅也用在多三:15 “同我在一處的人都問你安。請代問那些因有信心愛我們的人安。愿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可以用在書信之前,或書信之后。我在上文已經說了,在新約時代,基督教把當時希臘通行的問安,如 (英文 rejoice, hail, farewell)“基督化”,改為“恩惠”()這個字。在祝福的時候祈愿教會的信徒從上帝那里得到恩惠,也就是一切的好處。


3。小結:(來十三:20 - 25)

結束信息之前,“牧者”在祝福里給在患難逼迫,手已下垂,腳又發酸,快要倒下的會眾,打了一針強心劑。他說:

一、上帝是賜平安的上帝。

二、上帝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里復活的上帝﹔強調耶穌的“大祭司”、“大牧人”和“主”的職分和稱謂。

他祈愿上帝“在各樣善事上成全會眾,叫他們遵行他的旨意﹔又借著耶穌基督在他們心里行他所喜悅的事。”


感謝主,從2012年八月初開始,經過了 26個月,我們終于把《希伯來書》查考完畢。保羅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愿一切榮耀歸給主和父上帝。阿門!


有問題要提出來討論嗎?歡迎您和我聯絡。電郵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


horizontal 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