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十四:1 - 11
(用口語記錄)
約十四:1-11(和合本)
1“你們心里不要憂愁,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
2在我父的家里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
3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們也在那里。
4我往哪里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注:有古卷作"我往哪里去,你們知道那條路")。”5多馬對他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條路呢?”
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7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后,你們認識他,并且已經看見他。”8腓力對他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
9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么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
10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11你們當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做的事信我。”
約十四:1-11(新譯本)
1“你們心里不要難過,你們應當信上帝,也應當信我。
2在我父的家里,有許多住的地方﹔如果沒有,我怎么會告訴你們我去是要為你們預備地方呢?(下半節或譯:“如果沒有,我早就對你們說了,因為我去是為你們預備地方。”)
3我若去為你們預備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里去,好使我在哪里,你們也在哪里。
4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那條路。”5多馬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去的地方,怎能知道那條路呢?”
6耶穌對他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如果不是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7如果你們認識我,就必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后,你們認識他,并且看見了他。”8腓力說:“主啊,請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滿足了。”
9耶穌說:“腓力,我跟你們在一起這么久了,你還不認識我嗎?那看見了我的就是看見了父,你怎么還說‘把父顯示給我們’呢?
10你不信我是在父里面,父是在我里面嗎?我對你們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而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
11你們應當信我是在父里面,父是在我里面﹔不然,也要因我所作的而相信。
先說一個不是笑話的笑話:布道家葛培理(Dr. Billy Graham)年輕時,有一次來到一個小鎮講道。他想起要寄一封信,但在路旁找不到郵箱。他問一個路過的小男孩郵政局在哪里,小孩很好,牽著他的手帶他去郵局。臨走的時候,葛培理跟他道謝,對他說:“阿 boy,如果今晚你到教堂來,我會告訴你怎樣去天堂。”小孩想了一下回答說:“先生,我不會去的。郵局這么近,你都不知道在哪里,路怎樣走﹔天堂這么遠,你怎么知道它在哪里,要走哪一條路?”
這是小孩的邏輯,沒有什么錯。但要是他知道葛培理是誰,也許就不會這么說了。剛才讀的那段經文跟這個故事有點相似。我先把它的結構簡單地介紹一下:它是典型的希伯來人詩歌文體里漢堡包式的結構,共有五層。
最上層1-4節耶穌叫門徒不要憂愁。為什么呢?因為上文13章耶穌說自己要被出賣(13:21-30),自己還有不多的時候與門徒同在,后來他們要找他,但他去的地方門徒不能到(13:33)。彼得問耶穌往哪里去,耶穌說他去的地方,他們現在不能去,后來卻要跟他去(13:36)
門徒聽了這番話很憂愁,所以十四章的開頭,耶穌告訴他們不要憂愁,因為他是要去父那里為門徒預備地方,并且必再來接他們去。門徒若信父上帝的話,也當信他說的,他把自己與父神 放在同等的地位。他還告訴門徒他去的地方,他們知道那條路。接下來的一層(5節)是多馬的疑問:我們不知道你往哪里去(父在哪里?),怎么知道那條路?這有點像剛才的小孩子說天堂這么遠,不知道在哪里,怎么知道那條路?耶穌怎么回答他呢?他說:“6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7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后,你們認識他,并且已經看見他。”這是中間的那層肉。下面也有兩層,首先是腓力的 發問 (8 節),請耶穌將父顯給他們看,因為耶穌說門徒若認識他是誰,就必認識他的父,并且已經看見父。耶穌的回答是在最下面一層 9-11節。 耶穌說他跟門徒同在這么久,怎么他們還不認識他,人看見耶穌就等于看見父神,他在父里面,父在他里面,意思是“我與父原為一。”(約十:30)耶穌還問他們為什么不信他,因為他不是憑著自己說的,而是住在他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他再次說他在父里面,父在他里面﹔即或不信,也當因他所做的事信他。最下面這層跟最上面那層是前后呼應,講的都是耶穌與父神的關系。
如果把兩個門徒的發問刪掉,總結老師耶穌對學生的說話,他說的就是這些(看投影)。
但是用兩塊面包代表耶穌在前面四節和后面三節宣告自己與父神同等地位的關系,卻用一塊牛肉代表耶穌在中間6-7節我就是道路的宣告,似乎厚此薄彼 ,因為面包很便宜,牛肉比較貴,難道耶穌說的話有分輕重。其實耶穌在這里說的話,都是很偉大的宣告。在他之前沒有人說過,也不敢說﹔之后也沒有人說過,也不敢說。所以更准確的形容這段經文的結構,應該是這種漢堡包。面包被炸雞取代,在三、四年前在韓國可以吃到。當時電視台正熱播《來自星星的你》,女主角全智賢(千頌伊)在戲里很喜歡吃炸雞配啤酒。 韓國人都跟著吃, Kentucky 就趁機推出這個漢堡包,但因為卡路里超高,俊男美女都不敢吃得太多。
不要看輕多馬和腓力的發問。如果不是多馬的發問,耶穌只會說上面一層(1-4節)的話,我們就失去中間這塊牛肉的重要宣告。一些傳道人和學者稱他是“懷疑者”(doubter),是貶義詞,說在門徒中他最多疑問,時常不相信耶穌說的話。我卻是最欣賞多馬這個人。如果不是他時常發問,我們就不知道失去多少寶貴的真理。譬如,耶穌復活后,如果不是他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我總不信。”我們就沒有耶穌說的那句寶貴的話:“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二十:25,29)所以我們現在不用看到復活的耶穌才肯信他。有個牧師兼作家 John C Maxwell 說:“Asking questions is like lowering a bucket into a well; it enables you to draw out value that otherwise remains hidden and out of reach.” (提出問題就像把桶子放進井里; 它使你能夠抽出那些不然會被隱藏和深不可測的價值。)
所謂“學問”就是學習和發問﹔所謂“疑問”就是有“疑難”就“發問”。在課堂上如果有兩、三個人發問,全班都會蒙福,因為他們能把老師井里或肚子里原來隱藏的東西挖掘出來,與學生分享。(當然一班有很多這樣的學生,老師就受不了,短命几年.)按常理,多馬沒有必要問這個問題(我們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條路?)因為耶穌已經明說,他必再來接他們到他那里去。就好像小男孩牽著葛培理的手帶他到郵政局﹔也好像我孩子和媳婦請我和太太出外用餐,每次去不同的餐館,我几乎沒有一個去過的。我沒有駕車后,在新加坡就像個鄉下佬,最熟悉的就是碧山。但是孩子說他駕車來接我們,我根本不用擔心餐館在哪里,怎樣去。多馬的發問是因為耶穌說:“我往哪里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vs 4)耶穌是假設門徒已經知道他是誰。總之,因多馬的發問,我們就蒙福。耶穌宣告了我們整個信仰的核心教義:“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我今天要做的就是單單講解這句話。
(一)“我就是道路。。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這句話把所有其他宗教信仰,哲學理論。。完全排除在外。人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意思是救贖之道有很多方法,不只是信耶穌。但耶穌斬釘截鐵地說“不!”若不借著我,條條大路都是死路!耶穌的救贖之道是排他性的,但我們的生活是入世的,進入人群,與人和諧相處,作鹽作光,作主的見証(exclusive Salvation in an inclusive society)(不像極端的伊斯蘭國組織 ISIS用刀用槍,強迫人入教)。
耶穌說我們要信他說的這句話。為什么我們要信他?誰給他這樣的權柄說出這樣的話?耶穌說:“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vs 9-10)
這些不是什么新話,都是耶穌過去在人群中宣告過的,從第五章直到第十一章,譬如第十章(約十:30-38)。
也許有人會說,耶穌是瘋子,這是他自稱罷了,沒有任何見証/証明。是真的嗎?耶穌從死里復活是印証他說的沒有虛假 ,之前他已經預言三次他要從死里復活(太八:31,九:31,十:34),但當時的門徒聽不進去。現在老師就要離開,耶穌再次重復這些話,把自己的身份說得清楚,父與子原為一!耶穌是三位一體真神里的第二個位格,與父神同質(Substance)、同尊(Honour)、同榮(Glory)、同權(Power)。換句話說,他就是神。所以他有權柄說“我是道路。。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那么,別的宗教信的神和拜的神是什么神?它們是假神/偶像,因為他們的教主不是那條路,也沒有指示一條路到神那里去。除了基督教,世界上還有兩大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都認亞伯拉罕為先祖,說他們信的是獨一的神。但他們的經書都不承認耶穌為主,是三位一體真神的其中一個位格。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后,你們認識他,并且已經看見他。”這句話把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排除在救贖之外,因為他們不認耶穌為主,就不認識父。
所以即使猶太教的經書是我們的舊約,他們敬拜舊約里獨一的真神耶和華,但他們卻不認識他,因為若不借著耶穌,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其實,舊約的人所見到的耶和華是道還沒有成為肉身的聖子耶穌基督,因為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里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一:18)。 即使是摩西也沒有看見神,神只是讓他看到自己的背,因為看見神必定死。但他們卻拒絕接受耶穌,還丟棄新約, 不肯接受。我們說舊約是影子,新約是實體,人怎么可能單看影子,就認識實體呢?猶太人讀舊約,就像蒙上帕子,不會明白。所以猶太教沒有救恩。 伊斯蘭教也是一樣,他們只承認耶穌為先知,沒有中保的觀念,所以他們也不認識真神,沒有救恩。彼得也說:“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我們傳福音的時候,不是 只叫人信神,信上帝,而是叫人信耶穌,信耶穌就認識真神,認識上帝。
(二)“我是真理、生命。。”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那么道路的特征是什么?新加披第五和第八電視頻道曾經播映一個節目叫 My Grandfather’s Road 我爺爺的馬路。譬如,余東旋街(Eu Tong Sen Street),這是以余仁生的總裁余義明的爺爺名字命名的一條路。
這條路是在牛車水,有它的特征,就是經過People’s Park Complex 珍珠坊,以前大華戲院,南天酒店。。盡頭是禧街Hill Street。由于余東旋的生意發展到馬來西亞、香港、台灣、美國等地,我不知道在那些地方有沒有余東旋街。假設香港也有余東旋街,我們可以肯定街名雖相同,但有不同的特征,就是經過的建筑不同,盡頭不會是 Hill Street,可能是老街。同樣的道理,耶穌說我就是道路,在當時的巴勒斯坦,“耶穌”這個名字很普遍,所以聖經特別指明是“拿撒勒人耶穌”。如果當時還有一個耶穌也說他就是道路,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我們要相信哪一個耶穌,怎樣判斷走哪一條耶穌的道路。
多馬的發問,耶穌本來可以停在“我就是道路﹔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但他沒有,他把那條路的特征講出來。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這是真理之路,這是生命之路。別的路,即使同名(好像那些異端說的耶穌),那是虛謊之路,那是死亡之路。
除了真理和生命兩個特征,這條路還有什么特征?我要請大家注意這句話的標點符號和連接詞 and 。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原文聖經(希臘文)是沒有分章、分節、分段,但大家也許不知道原文聖經連標點符號也沒有,只是一大團字,所以讀起來很困難。現在的希臘文聖經只有四種標點符號 - 逗號、句號、分號、問號。KJV 和 NIV 都把 Truth 和 Life 用 and 連接起來,有了 and ,后面就沒有東西了。我比較喜歡中文聖經,因為中文有頓號,也沒有在“真理”和“生命”之間放了個連接詞(“和”),表示生命之后可能還有其它的特征。如果我出版《和合本》聖經,我會在“真理、生命”后面,加上省略號。。。 表達得更清楚,意思是除了真理和生命,耶穌的路還有其他的特征。為什么耶穌不說盡,是不是他像功夫師傅教徒弟十八招,自己藏兩招,以免徒弟爬在自己的頭上?絕對不是!好的老師知道學生的程度,可以領受多少。教的太多,學生受不了。耶穌說:“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不能領會)”然后他說:“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2-13)
果然等到真理的聖靈來了,他啟示給另一個使徒保羅,告訴他耶穌是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林前一:30)耶穌的路也是智慧之路,公義之路,聖潔之路,救贖之路!今天,我們只談耶穌就是真理、生命。
(二A)“我是真理”:
什么是真理?問這個問題是巡撫彼拉多,因為耶穌對他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証。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約十八:37-38)“真理”是約翰福音書(和合本)的一個鑰詞,名詞共出現17次。其他三本福音書一次都沒有。如果連約翰一、二、三書信也算的,總共出現32次,占了全本新約的60%。為什么耶穌那么強調自己為“真理”作見証?因為希伯來文化的中心就是一個“真”字。他們敬拜真神﹔神說的一切話是真實的﹔“阿門”就是誠心真實。耶穌來了后,耶穌說他是真葡萄樹,跟猶太人說自己是葡萄樹相對(何十:1,結十九:10)。保羅說教會是真以色列,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羅九:6)。耶穌批評當時的宗教領袖法利賽人是“假”- 假冒為善。因為耶穌將在神那里所聽見的真理告訴了他們,現在他們卻想要殺了耶穌!(約八:40)這是很可怕的一回事。
究竟世界上有沒有真理呢?自從特朗普進入白宮后,《時代周刊》在封面上問:“Is Truth dead?”(真理死了嗎?)
因為總統和他的幕僚制造許多謊言,被發現后就自圓其說,這是Alternate Truth。(“另類真相/真理”)真相不代表真理,真相不過是真理的一部分。自然科學觀察和研究得到一些原理只是真理的一部分。從聖經我們知道人是神按著自己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神的救贖計划﹔箴言里有生活的智慧,教導人敬畏耶和華是知識和智慧的開端,這些才是真理。聖經里不但有真理,聖經還把真理實體化,神就是真理,真理是有位格的,耶穌基督就是真理。就好像神是愛,神不是有愛,愛已經被實體化。 要明白什么是真理,就要認識耶穌﹔要明白什么是愛,就要認識耶穌,所以約翰壹書說:“主為我們舍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約壹三:16)在十字架以前,沒有人真正懂得什么是愛,十字架以后我們才知道何為愛。認識耶穌就是認識真理,所以耶穌說:“我就是道路,是真理之路,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因為父是真理的源頭。
耶穌就是真理跟我們有什么相干?約八:31-32 “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這句話清楚告訴我們,要曉得真理就一定要“遵守耶穌的道”。什么是耶穌的道?就是神啟示的這本聖經。這本聖經是救恩歷史的起源、開展和結束的記載,全部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后三:16)這聖經能使人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后三:15)
人遵行聖經里耶穌的道,就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什么自由?可以為所欲為的自由嗎?那是假自由。從耶穌的回答我們就知道他指的真自由是什么。“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遠住在家里,兒子是永遠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八:33-36) 天父的兒子怎樣叫我們自由?是“(耶穌)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來二:14-15)真自由是人從掌死權的魔鬼手中得釋放,不再是罪的奴仆的自由。
救贖之道的真理,像一把兩刃的劍刺入人心,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叫人知罪悔改。這是神的話在人心中所做的工。所以一個人讀了聖經,或聽了一篇道,就有如被刀插入心里,一定會有回應,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 ,沒有第三條路。信的人從罪的捆綁中得到釋放,有新生命。以前在世界,不能不犯罪,可以自由地犯罪﹔現在因信耶穌,是神的兒子,是神家里的一份子,有自由可以選擇不犯罪。這是耶穌說的真自由 。真自由何價,是否用錢可以買的?法國大革命時有一句口號:“不自由,毋寧死。”,以死來換取自由。但罪人本來應該死,真自由不是我們用死換來的,是無罪,沒有瑕疵的聖子耶穌為我們付上自己生命的代價換來的。
(二B)“我是生命”:
耶穌是生命,是生命之路,走在這條路上,盡頭就是天父的家,是天堂,有永遠的生命。現在許多人走的路是死亡之路,路的盡頭是地獄,那里是永遠的死。“生命”也是約翰福音的鑰詞,《和合本》共出現15次,加上約翰書信,共用了4次,總共19次,占了新約的 25%。我列出其中几句,大家就清楚看到耶穌就是生命,他是生命的源頭:
“因為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賜給他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約五:26)
“生命在他里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一:4)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証,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約壹一:1-2)
耶穌就是生命,他是生命之路,若不借著他,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就像之前我說的,我們怎么知道耶穌這樣的自稱沒有虛假,不過是信口雌黃?因為耶穌從死里復活印証了他說的話沒有虛假。
耶穌就是生命跟我們有什么相干?
約翰說:“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并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難道我們能吃能走能呼吸的人不算有生命嗎?耶穌說:“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約十二:25)可見信耶穌,因他的名所得的生命是另一種生命,是一種可以保守到永遠的生命,不是人死如燈滅的生命。
耶穌又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這是死了卻因信耶穌而復活的生命。當真理的聖靈來了之后,約翰就完全明白,他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保羅也明白,他說:“并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4,西三:10)這是新造的生命。 不是原來的生命改頭換面,或粉刷一新,做個好人,有道德,積功德的人。
我們信耶穌有了新造的生命,就可以放縱私欲嗎?保羅說:“不”!我們行事為人要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象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二:15-16) 換句話說,要活出基督的生命。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拉丁文用三個重要的字代表文化的三個層次:“我知”是科學的范圍,只要學習,觀察和研究就可以得到,是最低的層次﹔“我思”是哲學的范圍 ,譬如思考人生的問題,生死的問題等。“我知”和“我思”都是理性(rational)的功能,但由于我們是罪人,理性已經被罪污染,所以我們學的,思考的東西時常都偏離了真理。“我信”是信仰的范圍,是最高的層次 ,譬如我信耶穌從死里復活,這是超理性的(supra rational)。孔子只有學和思的層次,因為不知生,焉知死,所以沒有救贖的觀念和信仰的層次。
如果你說我知道了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我也思考過了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現在問題是你信了耶穌嗎?耶穌要你信他。“你們信神,也當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嗎?”(約十四:1,10)你相信耶穌基督了嗎?我們的信不是盲信,不是迷信,是有真理撐腰 的, 譬如耶穌從死里復活,過去我在講台信息中已經告訴大家雖然沒有人親眼看到耶穌從死里復活,我們只有一個空墳墓,但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旁証,在法庭里是沒有人可以反駁的。我們的信是建立在以真理為基礎的信。所以, 如果你還沒有信耶穌,不要遲延,立刻就信,因為這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如果你說自己已經走在耶穌這條道路上,也不要高興的太早,要確定是哪一個耶穌的道路?耶穌的道路是真理之路,你有裝備自己,認識真理,分享這真理,為真理作見証嗎?這也是生命之路,你新造的生命,在這彎曲悖謬,邪惡淫亂的世代,有象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嗎?還是仍然愛世界,跟不信的人沒有兩樣 ,隨從今世的風俗,放縱肉體的私欲,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我們要時常反思,求主幫助我們。
我們禱告。
鍾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