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復活與升天
(資料取自古德恩(Wayne Grudem)《系統神學》(更新傳道會出版,2011年,pg 614-628)
林前十五:20-23
20但基督已經從死里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21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
22在亞當里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里眾人也都要復活。
23但各人是按著自己的次序復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他來的時候,是那些屬基督的。
新約聖經中的福音書包涵了基督復活的丰富見証(見太28:1-20﹔可16:1-8﹔路24:1-53﹔約20:1-21:25 )。除了四福音書里詳細的敘述之外,使徒行傳是使徒宣揚基督復活的故事,并且講述他們繼續向基督禱告、信靠他為在天上永遠活著掌權的主。新約聖經中的書信完全根據這個前提:耶穌是一位活著掌權的救主,現今高升為教會的元首,為人所信靠、敬拜與仰慕﹔有一天,他要帶著浩大的權能和榮耀回來,成為全地的君王。啟示錄重復地記載復活的基督在天上掌權,預告他要回來征服他的仇敵,并在榮耀中統治萬有。如此,整個新約聖經都為基督的復活作見証。基督的復活不只是從死亡里回來,這在他以前的其他人,如拉撒路(約11:1-44) 就曾經歷過。如果耶穌與他們一樣,也就會一樣地年老再死去。然而,當耶穌從死里復活時,他成了一種新的人類生命之「初熟的果子」 (林前15:20,23)。這種生命的身體是完全的,不再有軟弱、老化或死亡,而能永遠活著。
不錯,耶穌的兩個門徒在與他往以馬忤斯路上走的時候,沒有認出他來(路24:13-32),可是路加明確地告訴我們,這是因為「他們的眼睛迷糊了,不認識他」(路24: 16)﹔后來「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他來」(路24:31)。抹大拉的馬利亞只是很短暫的時間認不出耶穌(約20:14-16 ),但那可能是因為天還暗,所以她一開始并沒有看出他來 -- 聖經說她在「天還黑的時候」就來了(約20:1)。然而一旦她認出他來,就「轉過來」對耶穌說話(約20:16 )。
在其他的情況,門徒們似乎相當快就認出耶穌來(太28:9,17﹔約20:19-20, 26-28﹔ 21:7,12)。耶穌在耶路撒冷向十一位門徒們顯現時,他們起初是驚訝而害怕(路24:33,37),可是當他們看到耶穌的手和腳,以及看到他吃了一片燒魚以后,他們就相信他已經從死里復活了。這些實例指出,耶穌身體的外觀在他死亡之前和復活之后,有相當程度的相似性。但是復活的耶穌看起來并不完全和他死亡之前一樣,因為門徒們除了起先因看見他們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而感到驚訝之外,他們并沒有立刻就認出他來,可能耶穌身體的外觀和以前還是有明顯的差異。也許外觀上的差異僅僅是這樣的差別:一個是歷經一生苦難、滄桑和憂傷的人,一個是身體恢復到充滿年輕活力和健康的人。雖然耶穌的身體仍舊是物質性的身體,但是它已復活成一個改變了的身體,永遠不會再受苦、軟弱、生病或死亡﹔它已經「穿上不朽壞」(林前15:53,呂振中譯本﹔和合本譯作「變成不死的」)。保羅說,復活的身體是復活為「不朽壞的……榮耀的……強壯的……靈性的身體」(林前15:42-44)。
耶穌在復活后,有一個能被觸摸、能活動的身體,這可見于以下的敘述:門徒們 「抱住他的腳」(太28:9)﹔他在往以馬忤斯的路上,以另一位行旅者的身分向門徒們顯現(路24:15-18, 28-29)﹔他拿起餅,擘開(路24:30)﹔他吃下了一片燒魚,清楚地表示他有身體,而不只是一個靈魂(路24:42 )﹔馬利亞以為他是一個園丁(約 20:15)﹔他把手和肋旁指給門徒們看(約20:20 )﹔他請多馬來摸他的手和肋旁(約 20:27)﹔他為門徒們准備早餐(約21:12-13 )﹔他明確地告訴門徒們:「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路24: 39)。彼得說,門徒們「在他從死里復活以后,和他同吃同喝……」(徒10:41)。
耶穌顯然能夠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是事實(路24:31,36﹔約 20:19, 26),但是我們應當留心,不要因此而導出太多的結論,因為不是所有的經文都肯定耶穌能突然出現或消失﹔有的經文只是說耶穌來了,站在門徒當中。耶穌突然在以馬忤斯從門徒眼前消失,可能是一個特別的神跡,就如發生在「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徒8:39)的例子中。曾有兩次,雖然房門是「關閉」的 (約20:19, 26), 但耶穌卻來站在門徒中間﹔我們也不能因此大作文章,因為經文沒有說到耶穌「穿牆而入」或類似的情況。實際上,在新約聖經的另一處經文說到,彼得需要穿過一道鎖住的門,而門就奇妙地打開了(見徒12:10)。
哈利斯(Murray Harris)近年為上述引用的經文提出了另一種解釋,尤其是關于耶穌在不同時候突然出現或消失的經文:他說這些經文顯示,耶穌有時候能具體地以物質性的身體出現,可是他經常存在的形態乃是非物質性和非實質性的「靈性的身體」或「屬靈的身體」。不只如此,他說耶穌在復活四十天以后升入天上,那時他永遠不再以物質性身體的形 態出現。哈利斯教授說:
「耶穌的復活不是改變成非物質性的身體,而是得著一個『屬靈的身體』,能隨意以物質形態或非物質形態出現。有時耶穌選擇以物質性的形態向不同的人顯現,而這物質性的形態與 他不可見、不可摸之『屬靈的身體』是一樣真實的……四十日之后,耶穌在地上的顯現告了一個段落,他就取了天上靈體看得見他的惟一形態,即非肉體的身體…… 耶穌在復活的狀態中,超越了身體存在的正常定律,不再受物質或空間的限制。 」
我們應該了解,哈利斯明確地肯定耶穌帶著物質性的身體從死里復活,這是很緊要的。他說耶穌原來的身體從死里復活,后來轉變為「屬靈的身體」,帶著嶄新的性質。
筆者對上述說法的回應如下:雖然筆者不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教義問題(因為它只是一個有關復活身體的問題,而我們今日所知甚少),但是筆者認為新約聖經提供了一些具有說服力的証據,使我們的看法與哈利斯的觀點不同。哈利斯承認,耶穌在某几次情況下擁有一個物質性的身體,會吃、可被觸摸、有肉有骨。他甚至贊同,耶穌升天時,就是那位「有肉有骨」的真實耶穌(路24:39),在門徒們的眼前被帶上去了。 惟一的問題在于,其他的時候是否就如哈利斯所宣稱的,耶穌的身體是以非物質、非肉體的形態存在。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問,新約聖經中關于耶穌突然顯現和消失的記載,是否讓我們導出這樣的結論。答案似乎并非如此。
根據路加福音24:31,耶穌擘餅并遞給兩位門徒,就「從他們的視野里消失了」 (按NIV直譯,和合本譯作「忽然……不見了」),這節經文并沒有導出上述的結論。譯為 「消失」的希臘文在新約聖經的其他地方沒出現過, 但在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Diodorus Siculus,主前60-30年間寫作的一位古希臘歷史學家)的作品里找到:有一次是用在一個名叫安菲阿剌俄斯(Amphiaraus)之人的身上,說他和戰車落入一處裂口,就「從視野里消失了」。而同樣的字用在另一處,是 說到阿特拉斯(Atlas)被強風從山頂吹下來,就「消失了」。在這兩個例子中,這個字的用法都不是指人變成非物質性的,或什至是隱形的﹔而只是說他被移到另一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外。所以對路加福音24:31的記載,我們只能結論說,門徒們再也看不見耶穌了 -- 也許神的靈將他提走了(如同使徒行傳8:39中腓利的情況), 也許他只是隱藏在他們的視野以外(正如馬太福音17:8中耶穌與摩西和以利亞在登山變像時的情況﹔又如列王紀下6:17天軍環繞以利 沙的情況﹔或顯然如使徒行傳5:19-23﹔ 12:6,10門徒們從獄卒面前走過的情況),在這兩種可能的情況下,我們都不必結論說,耶穌的物質性身體變為非物質性的了。正如我們不需要推論,門徒們在經過獄卒時(徒5:23﹔ 12:10),身體變為非物質性的,就逃出監獄了,所以,路加福音24:31也沒有表示耶穌的身體發生了任何的變化﹔它只是表示門徒們不能再看見他了。
至于有人宣稱耶穌穿過了物質性的實體,這在新約聖經里并沒有証實。正如上述的解釋,耶穌在房門關了或鎖了的情況下,可以自由進出房間的事實(約20:19, 26),其含意可能是他穿門或穿牆而過,但也可能不是。與此特別有關的例子,發生在門徒第一次從監獄中得到釋放:他們不是穿門而行,而是「主的使者夜間開了監門,領他們出來」(徒5:19)。可是翌晨差役報告:「我們看見監牢關得極妥當,看守的人也站在門外﹔及至開了門,里面一個人都不見。 」(徒5:23)天使開了門,門徒們經過門而走出來,天使再將門關閉、鎖住。另一個類似 的例子是,彼得從監獄中 被救出來時,并沒有因為要脫開纏繞他的鎖鏈,而變成非物質性的,反倒是「那鐵鏈就從他手上脫落下來」(徒12:7)。 同樣地,房門當然有可能神奇地為耶穌而開,或甚至可能他和門徒們是一同進屋的,只是他們暫時看不見。
關于耶穌復活身體之本質的經文,清楚顯示耶穌具有一個有骨有肉之身體(路 24:39)的經文,比說到耶穌忽然出現及消失的經文更為明確。前者說到他能吃喝、擘餅、預備早餐、被人觸摸等。這些經節與關于耶穌突然出現及消失的經文不同,它們不容任何說詞來否認耶穌有物質性的身體 -- 哈利斯自己也同意,在這些經文里,耶穌的身體是有骨有肉的。如果不是為了讓門徒知道耶穌復活的身體確實是物質性的身體,那么他以肉身顯現的目的是要門徒明白些什么?如果耶穌以經歷死亡的同樣的物質性身體從死里復活﹔如果他一再地以同樣的物質性身體向門徒們顯現,與他們一同吃喝達四十日之久(徒10:41 )﹔如果他以同樣的物質性身體升天(徒1:9)﹔如果天使立刻告訴門徒們「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徒1:11),那么,耶穌是很清楚地教導他們,他復活的身體乃是一 個物質性的身體。倘若他復活的身體之「慣常形態」是非物質性的,但他卻一再帶著物質性的身體顯現,就犯了誤導門徒們(和后來新約聖經的讀者)的錯誤,使他們誤以為他復活的身體始終是物質性的,而實情卻不是這樣。假使他的身體慣常是非物質性的,而且升到天上將永遠變為非物質性的,那么耶穌的話就十分誤導人: 「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 」(路24:39) 他不是說:「……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暫時是有的。 」如果他慣常存在的形態不是有形的身體,卻告訴門徒他有物質性的身體,那就是錯的。
假如耶穌想要教導他們,他能隨意以物質形態或非物質形態出現(如哈利斯所聲稱的),那么他可以輕易地在他們眼前這樣做,使他們可以清楚地記錄這事﹔或是他能在他們眼前輕易地穿牆而過,而非只是突然站在他們當中。簡言之,假使耶穌和新約作者們想要教導我們,復活的身體在本質上慣常是非物質性的,那么他們早就會這么做了﹔然而,他們卻是在多處經文清楚地指示,復活的身體慣常是實質性或物質性的,即使那身體已經得了完全,永遠不再有軟弱、疾病和死亡。
最后,還有一個更廣的神學考量。耶穌身體上的復活,和他永遠擁有物質性的復活身體,兩方面都清楚地肯定了神起初所造的物質界之美好:「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 好」(創1:31)。我們身為復活的人,將永遠住在「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后3:13)。我們要住在更新的地上,「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羅8:21),就像住在一個嶄新的伊甸園。將會有一個新耶路撒冷,「人必將列國的榮耀、尊貴歸與那城」 (啟21:26 ),也將有「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 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啟22:1-2 )。在這個更新的物質宇宙里,我們似乎需要帶著一個實質的身體活著,而這身體是能適合神所更新的物質宇宙的。明確地說來,耶穌實質身體的復活,肯定了神起初造人甚是美好 -- 人 不像天使那樣只是靈,而是帶著「甚好」的實質身體的受造之物。我們千萬不可落入一種錯誤的思想,認為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受造之物,是比較好的:神以創造我們為他創造的巔峰,那時他給了我們物質性的身體﹔耶穌是以已得完全的物質性的身體從死里復活,現今在天上掌權,而且將要回來帶我們與他同在,直到永遠。
有些經文肯定地說,是父神使基督從死亡里復活過來(徒2:24﹔羅6:4﹔林前6:14﹔ 加1:1﹔弗1:20),但另一些經節則說,耶穌參與在自己的復活上。耶穌說:「我父愛我,因我將命舍去,好再取回來。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權柄舍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 」(約10:17-18﹔另參約2:19-21)最好的結論是,父神與子神都參與在復活上。耶穌確實說過:「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約11:25﹔另參來7:16)
基督的復活是我們重生的保証。彼得說:「借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彼前1:3)他在此明確地將耶穌的復活和我們的重生或新生連結在一起。耶穌從死亡中復活過來時,他的生命有了一種新的品質,就是在人性的身體與人性的靈魂中有了「復活的生命」,這生命可以永遠完全地與神交通并順服他。耶穌借著他的復活為我們贏得了和他一樣的新生命。我們成為基督徒之時, 并沒有得著新「復活生命」的全部,因為我們的身體仍然是以前的樣子,有軟弱、老化和死亡。但是在靈里,我們靠著新的復活能力而活過來。如此,基督借著他的復活,為我們贏得我們「重生」時所領受的新生命樣式。就是這個原因使得保羅說, 神「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 。他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弗2:5-6﹔另參西3:1)。當神使基督從死亡中復活時,他認為我們也「與基督」 一同復活了﹔所以,我們就配得基督復活的功德。保羅說他生命的目標是:「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腓3:10)﹔保羅知道,甚至在今生,基督的復活 也使基督徒在服事和順服神上,得到了新的能力。保羅告訴以弗所教會的人說,他在禱告中求神使他們「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他從死里復活, 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弗1:19-20 )。在此他將基督的復活和在我們里面運行的屬靈的能力連在一起,并說神用來使基督從死里復活的能力,與運行在我們里面的能力是相同的。保羅還更進一步地看到我們在基督里復活了,因為他說:「所以,我們借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借著父的榮耀從死里復活一樣……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里卻當看自己是活的。 」(羅6:4,11)這個運行在我們里面的新的復活能力,包括了一次又一次 勝過存留在我們生命中之罪的能力 -- 即使我們今生總不能完全,但「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羅6:14﹔另參林前15:17 )。這個復活的能力也包括了在國度的工作上服事的能力:在耶穌復活之后,他應許門徒們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 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証。 」(徒1:8)這個嶄新、強化的能力 -- 為要宣揚福音、施行神跡和勝過仇敵的阻擋 -- 在基督從死里復活以后,賜給了門徒們﹔它也是新的復活能力的一部分,而復活的能力正是基督徒生命的特征。
基督的復活是我們稱義的保証。保羅只在一段經文里明確地說到基督的復活與我們的稱義(即我們得著了一個無罪的宣告,在神面前是公義的)之關連。 保羅說: 「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 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4:25)基督從死里復活,乃是神宣告他稱許基督的救贖工作。因為基督「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所以神就「將他升為至高……」(腓2:9)。父神借著使基督從死里復活,實際上表明他稱許基督為我們的罪受苦以至于死的工作﹔基督的工作完成了,因此不再需要停留在死亡里,不再需要償付罪債,不再需要背負神的忿怒,也不再需要為罪疚或罪責受懲罰 -- 一切都已經完全清償了,不再有殘留的罪疚了。基督的復活,乃是神對他說:「我稱許你所做成的,你在我眼前蒙喜悅。」 這就解釋了保羅的話,基督的「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4:25)。倘若神 「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弗2:6),那么因為我們與基督聯合了,所以神對基督的稱許也就是對我們的稱許。本質上這就是父神對基督說:「所有罪該受的懲罰都已經付清了,你在我眼中是沒有罪的,是公義的。 」他作了這項宣告,從此只要我們信靠基督以得著救恩,這個宣告就可應用在我們身上。因此,基督的復活最終証明他已經使我們得以稱義了。
基督的復活也是我們將得到完全之復活身體的保証:新約聖經几度將耶穌的復活與至終我們身體要復活連結在一起。 「并且神已經叫主復活,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叫我們復活。 」(林前6:14)。另一處類似的經文則是:「那叫主耶穌復活的也必叫我們與耶穌一同復活,并且叫我們與你們一同站在他面前。 」(林后4:14)有關于基督的復活和我們的復活之間的關系,最廣泛的討論乃在哥林多前書15:12-58。保羅說,基督是「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 )。保羅使用農業的譬喻,稱呼基督是「初 熟的果子」(first fruits,希臘文是aparch ),指出我們都要像基督。正如「初熟的果子」或最先成熟供人品嘗的農產品,可以顯示出其余收成品的樣子與味道﹔基督作為 「初熟的果子」也一樣,可以顯示在神最終「收成」的時刻,就是在神使我們從死里復活、并帶我們進入他的同在的時刻,我們復活的身體會是什么樣子。耶穌復活以后,在他手、腳上仍有釘痕,肋旁也有槍傷的痕跡(約20:27 ),因此有時候有人會問,不知耶穌復活身體上的傷痕,是否表示我們今生所受的嚴重傷痕,也會留在我們復活的身體上。我們的答案是,我們在今生所受的損害或創傷,可能不會留下任何疤痕﹔反之,我們的身體會變得完全,是「不 朽壞的」,并且「在榮耀中」復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所留下的傷痕是獨特的,因為那永遠提醒我們,他為我們所受的苦難和死亡。雖然他留下了那些傷痕是事實,但這并不一定表示我們的傷痕也會留下﹔反之,我們所有的傷痕都要得著痊愈,而且都要變得完整、完美。
首先,保羅看見基督的復活也可以應用在我們今生對神的順服上。他在長篇討論復活之后,下了一個結論鼓勵讀者:「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林前15:58) 正是因為基督已經從死里復活,而我們也將從死里復活,所以就應當恆心持續地為主作工。因為我們將人帶入國度、建立他們,其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確實有永恆的重要性:當基督回來的那日,我們都要復活,而且要與他一起活到永遠。其次,保羅鼓勵我們,當我們思想到復活時,要將焦點放在將來天上的賞賜,以之作為我們的目標。他將復活的時刻視為今生所有掙扎都得到回報的時候。但是如果基督沒有從死里復活,而且也沒有復活這件事,那么「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 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滅亡了。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 」(林前15:17-19﹔另參林前15:32)然而,因為基督已經復活,而且因為我們也與他一同復活了,我們就要尋求屬天的賞賜,并將我們的心思放在天上的事上: 「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 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邊。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基督是我們的生命,他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與他一同顯現在榮耀里。 」(西3:1-4)
第三,基督復活的另一個倫理上的應用乃是,我們必須在生命中不再順從罪。保羅說,我們要因基督的復活,和他在我們里面復活的能力,「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里卻當看自己是活的」(羅6:11)。隨后,他立刻說:「 所以,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 (羅6:12-13)我們擁有這個新的復活能力,可以勝過罪在我們生命中的罪的權勢,因此保羅以這個為理由,勸勉我們不要再犯罪了。
耶穌復活之后,停留在地上四十天(徒1:3),然后帶領門徒們到伯大尼,在耶路撒冷城外,「就舉手給他們祝福。正祝福的時候,他就離開他們被帶到天上去了」 (路24:50-51 )。路加在使徒行傳開始時還寫了類似的敘述:
「說了這話,他們正看的時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見他了。當他往上去,他們定睛望天的時候,忽然有兩個人,身穿白衣,站在旁邊,說:『加利利人哪,你們為什么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 』」(徒1:9-11)
這些敘述說到一件事,是清楚規划好給門徒們看的,那就是耶穌去了一個地方。他沒有突然從他們眼前消失,再也不讓他們看見,而是在他們觀看時冉冉上升,然后有一片云(顯然是神榮耀的云彩)在他們視線中把耶穌接走。但是天使們立刻說,他要以和升天同樣的方式再回來。耶穌復活的身體受空間的限制(一個時刻只能出現在一個地方),這就意謂著耶穌升到天上時,是去了 某個地方。令人很驚訝的是,竟有一些福音派的神學家不敢肯定天堂是一個地方,或肯定耶穌上升到某個時空宇宙中的確定所在。我們承認今天看不到耶穌在何處,可是那不是因為他進入了一種靈妙的「存在狀態」,即在時空宇宙之外的虛無飄渺中,而是因為我們的眼目無法看見那存在于我們周圍、看不見的屬靈世界 -- 有天使環繞我們,可是我們看不見他們,因為我們的眼睛沒有那種能力:以利沙在多坍被亞蘭大軍包圍時,有天使和火車火馬在他四圍保護他,然而他的仆人無法看見那些天使,直到神開了他的眼睛以后,他才看得見那些存在于屬靈境界的事物(王下6:17)。另有一個相似的例子:司提反將死之時,神給他特別的能力,看見了我們現今眼睛所看不見的世界, 因為他「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 』」(徒7:55-56)耶穌自己也說:「在我父的家里,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們也在那里。 」(約14:2-3)
當然,我們現今不能確切地說出天堂在何處。聖經通常描繪人升上天去(如耶穌和以利亞),或由天下降(如雅各夢中的天使,創28:12 ),所以,我們可以說天堂是在大地之「上」的某處。我們承認地球是圓的,是在轉動的,所以天堂究竟何在,我們也說不准 -- 聖經沒有告訴我們。但是聖經一再地強調耶穌升到某處(如以利亞,王下2:11),和新耶路撒冷要從神那里、由天而降的事實(啟21:2)都指明,顯然在時空宇宙中, 天堂有一個所在。那些不相信聖經的人可能會譏誚這樣的想法,并且好奇怎么可能會如此,正如第一位蘇俄太空人從太空歸來時,宣布他沒有看見神或天堂﹔ 但那只是指出他的眼睛看不見屬靈世界,并不表示天堂不存在于某一個地方。其實, 耶穌的升天是早已規划好的,為的是教導我們,天堂確實存在于時空宇宙的某一處 (見本書第五十七章有關天堂本質的進一步討論)。
耶穌升到天上,得著了他在道成肉身(既是神,又是人)時所沒有的榮耀、尊貴和權柄。耶穌在死前禱告說:「父啊,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 」(約17:5) 彼得在五旬節的講道里說,耶穌「被神的右手高舉」(徒2:33)﹔保羅也宣告:「神將他升為至高」(腓2:9),他「被接在榮耀里」(提前3:16﹔另參來1: 4)。基督如今是在天上,有天使詩班向他稱頌:「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贊的!」(啟5:12)
基督升天得著榮耀的另一個特定層面,是他在神的右邊坐下。這一點有時候被稱為是基督「安坐」(session)在神的右邊。舊約聖經預言彌賽亞要坐在神的右邊:「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 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詩110:1)基督回到天上時,得著了那個應許的實現:「他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來1:3)基督被歡迎進入神的同在,并坐在神的右邊﹔這是他完成救贖工作的一個明顯指標。正如一個人完成了一項重大的工作,就坐下來享受大功告成的滿足,耶穌也是這樣坐在神的右邊,以表明他的救贖工作已經完成了。
基督坐在神的右邊,除了顯示救贖工作的完成之外,也是顯示他得著了統管宇宙的權柄。保羅說,神使他從死里復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弗1:20-21 )。同樣地,彼得說: 「耶穌已經進入天堂,在神的右邊,眾天使和有權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從了他。」 (彼前3:22)保羅也間接地引述詩篇110:1: 「因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敵都 放在他的腳下。」(林前15:25)
基督坐在父的右邊、從他得著權柄的另外一個層面,則是他有權柄將聖靈澆灌給教會。彼得在五旬節那天說:「他既被神的右手高舉,又從父受了所 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 」(徒2:33)
耶穌現今在天上坐在神的右邊,但這并不表示他就永久地「固定」在那里,或他在那里是無所事事的。我們看見他也站在神的右邊(徒7:56),并行走在天上的七個金燈台中間(啟2:1)。正如一位人間的君王坐在寶座上表明他是王,但他每天仍然要從事許多其他的事務﹔基督也是這樣地坐在神的右邊,証明他完成了救贖的工作,并得著了君王統治宇宙的權柄,然而他也確實還要參與天上許多其他的活動。
正如基督的復活對我們的生命有深遠的涵意,基督的升天也一樣對我們有重要的涵意。
第一,因為我們與基督在救贖工作的每一個層面上都聯合了, 所以他升到天上就預示了我們將來也要升到天上與他在一起。 「以后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 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前4:17)希伯來書的作者希望我們在奔跑人生賽程時,明白我們是跟隨耶穌的腳蹤行,至終要得到他如今在天上所享受的生命祝福:「(讓)我們……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 」(來12:1-2)耶穌自己也說,有一天他要來接我們到他那里去(約14:3)。
第二,耶穌的升天向我們保証了,我們最終的家鄉是在天上與他同在。 「在我父的家里,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們也在那里。 」(約14:2-3)耶穌是一個在各方面都與我們相似的人,只是他沒有罪﹔他先我們而去,為的是我們至終可以跟隨他到那里,并且永遠與他同在。耶穌已經升到天上, 并且完成擺在他前面的目標,這給予我們極大的保証,相信我們將來也要去那里。
第三,由于我們與基督在升天上聯合,所以我們今天就能夠(部分地)與基督同享他統管宇宙的權柄,而且未來將完全地享受這權柄。這正是保羅說:「〔神〕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 坐在天上」(弗2:6)之時,他心中的意思。當然,我們尚未到天上,因為我們今日還存留在地上。但是如果基督在神右邊安坐意指他得著了權柄,那么神使我們與基督一同坐席,就意謂著我們多少也享有基督之權柄,使我們有權柄與「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6:12﹔另參弗6:10-18 )﹔并且使用「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的兵器進行爭戰(林后10:4)。我們將在未來的世代更充分地與基督同享他統管宇宙的權柄:「豈不知我們要審判天使么?」(林前6:3)不只如此,我們將來也要與基督同享他治理整個神所創造之受造界的權柄(來2:5-8 )。耶穌應許說:「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 -- 『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 -- 像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 」(啟2:26-27)他也應許說:「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啟3:21)這些是我們將來與基督一起坐在神右邊的奇妙應許,但我們在將來的世代來臨之前,不會全然明白的。
神學家們有時候在討論到基督的生平、死亡和復活時,會用到這個詞語 -- 「耶穌基督的狀態」(states of Jesus Christ)。他們用這個詞語來指出耶穌與神賜給人類的律法之間、耶穌與擁有權柄之間,和耶穌與為自己得著尊榮之間,所具有的不同關系﹔他們通常將耶穌基督的狀態分為兩種:降 卑(humiliation)和高升 (exaltation)。因此,所謂的「基督的雙重狀態」(the twofold state of Christ)的教義乃是在教導我們,基督首先經歷了降卑的狀態,然后再到高升的狀態。基?的降卑包括了他的道成肉身、受苦、死亡與埋葬。有時候也包括第五方面 (降入陰間),但就如我們在前一章所解釋過的,本書所持的立場是認為這個觀念不為聖經所支持。
基督的高升也包括四方面:他的復活、升天、安坐在神的右邊,和在榮耀與權能中的再來。許多系統神學家使用降卑的狀態和高升的狀態當作兩大類別,來討論有關耶穌的工作。
個人思考與應用
1.你在本章所讀到的聖經中有關復活身體的教導,有哪一方面是你新領受到的?有哪些復活身體的特征是你特別向往的?當你想到將會擁有這樣的身體時,有怎樣的感受?
2.你是否感到有些事是你現在想做的,但因為自己身體的軟弱或限制而不能做?你認為這些活動適合你將來在天上的生活嗎?將來你就能夠做那些事了嗎?
3. 在你重生時,里面就已經得著了新的屬靈生命。假如你認為這個新的屬靈生命,是基督復活能力部分地運行在你里面,那么這個認知能如何激勵你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并服事別人的需要?
4. 聖經上說,你現今與基督耶耶穌一同坐在天上(弗2:6)。當你思想這件事實時,它會如何影響你的禱告生活,以及你在屬靈爭戰中與鬼魔勢力的對抗?5. 當你想到基督現今在天上,這會使你更加專注在具有永恆意義的事物上嗎?這會加增你的把握,確信將來有一天你會在天上與他同在嗎?你對于與基督一同掌權治理萬國與天使,心 里有什么感受?